根據國務院《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和省委、省政府“五水共治”部署,為確保完成水環境治理各項目標任務,結合我省工作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工作目標
按照“五水共治只能加強,不能放松”的要求,持續深化碧水行動和“水十條”,落實長江保護修復攻堅戰任務要求,深入實施河(湖)長、灣(灘)長制,確保水質持續改善。力爭地表水省控斷面達到或優于Ⅲ類水質斷面比例達到 83%,縣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達標率達到 95%,交接斷面水質達標率達到 90%以上,地下水和近岸海域水質保持穩定。確保大花園核心區和重點生態功能區 29 個出境斷面水質全部達標,力爭基本
達到Ⅱ類;確保其他地區 116 個出境斷面Ⅳ類水質以下比例控
制在 4%以內。2019 年確保完成國家下達的水環境質量改善和水污染物總量減排任務。
二、重點任務
(一)保障水生態環境
一是加強飲用水源保護。科學劃定和優化完善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全面排查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內違規項目并全部清理到
位。高標準推進千島湖臨湖地帶綜合整治,努力實現“水質持續 提升、景觀持續優化”。實施縣級以上飲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達 標建設,開展安全保障達標年度評估工作。全面排查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環境違法問題。組織開展“千噸萬人”(日供水千噸或服務萬人)以上農村飲用水水源地調查評估,強化飲用水水源地規范化建設。大力推進農村飲用水達標提標行動,完成涉及
410 萬農村人口的建設任務,全面建立健全縣級統管長效管護
機制。加強良好湖庫生態保護,編制生態環境保護實施方案, 重要湖庫入湖(庫)主要河流逐步安裝水質在線監測系統,錢塘江流域千島湖、沙金蘭水庫、湖山湖、沐塵水庫率先在 2019 年啟動實施。
二是加強近岸海域污染治理。圍繞持續實施《近岸海域污
染防治實施方案》,打好近岸海域水污染防治攻堅戰。全面推行 灣(灘)長制,入海河流消除劣Ⅴ類水體,力爭全省近岸海域水質保持穩定。全面實施《杭州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戰實施方案》,努力改善杭州灣水質。完成入海排污口規范化整治,入海 排污口全部安裝在線監測設施,并與省污染源自動監控管理平臺聯網。
三是加強地下水環境保護。定期調查評估集中式地下水型
飲用水水源補給區等區域環境狀況,繼續按照國家要求做好地下水基礎環境調查評估工作。加快推進加油站地下油罐更新和防滲處理工作,加油站地下油罐全部更新為雙層罐或完成防滲
池設置。全面落實地下水環境保護措施,加強地下水環境監測,
實施地下水監測井保護工程,確保地下水質量考核點位水質級別保持穩定且極差比例控制在 9.4%以內。
四是鞏固提升黑臭水體治理成效。完善“四個一”治水督查機制,鞏固深化剿滅劣 V 類水成果,對水質波動反復或考核不達標的斷面實施“一點一策”治理,推進治水實現由凈到清、再到美的躍升。開展鞏固城市黑臭水體整治成果專項行動,到年底設區市城市建成區城市黑臭水體整治成果得到鞏固;縣級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得到基本消除。建立城市黑臭水體整治長效機制,確保長治久清。深入推進“污水零直排區”建設,突出城中村、城郊結合部、老城區等重點區塊,突出歷史欠賬較多、工作基礎薄弱的重點地塊,突出印染、造紙、化工、電鍍、水產養殖等重點行業,突出影響水質明顯、群眾反映強烈的重點問題,完成 30 個工業園區、800 個城鎮生活小區、300 個鎮街的“污水零直排區”建設。
五是加強河湖生態修復提升。繼續鞏固深化剿滅劣 V 類水
成果,對水質波動反復或考核不達標的斷面實施“一點一策”治理。持續推進河湖生態修復和保護,科學合理劃定河湖管理范圍,完成中小流域綜合治理 500 公里、清淤 3000 萬方,建設美麗河湖 100 條(個)。依法規范入河排污口設置。強化入河排污口整改提升,完成污水處理廠、工業園區和重化工企業、太湖流域規模以下入河排污口規范化整治提升;規模以上入河排污
口(污水日排放量大于 300 噸)實現監督性監測和在線監測設備全覆蓋。
(二)加強工業污染防治
一是整治提升涉水重點行業。持續推進造紙、焦化、氮肥、有色金屬、印染、農副食品加工、原料藥制造、制革、農藥、電鍍等重點行業實施清潔化改造,2019 年底前全面完成重點行業清潔化改造任務。
二是集中治理工業集聚區水污染。做好工業集聚區污水集中處理設施的自動在線監控裝置的日常維護,確保裝置正常、
穩定、連續運行,穩定達標排放。嚴格重污染行業重金屬和高濃度難降解廢水預處理和分質處理,推行重點行業廢水輸送明管化,加強企業雨污分流、清污分流,強化企業污染治理設施運行維護管理。加強水循環利用,提高用水效率。
三是促進工業轉型升級。深入貫徹《關于加強長江經濟帶工業綠色發展的指導意見》,落實中央環保督察提出的整改意
見,加快推進水污染仍較突出的區域、行業和企業整治,依法依規淘汰和關停、搬遷。大力推廣先進節水技術、工藝和裝備, 推進企業實施清潔生產,大力提高工業水資源利用效率。
(三)加強城鎮污染治理
一是加快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與改造。制定實施城鎮污水治理三年行動,完成改造 100 座污水處理廠清潔排放技術改造。繼續加大配套污水管網建設力度,探索實施管網聯通工程,
建設和改造污水管網 1500 公里以上。縣城、城市污水處理率分別達到 85%、95%以上。
二是加強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處置。建立污泥從產 生、運輸、儲存、處置全過程監管體系,污水處理設施產生的污泥應進行穩定化、無害化和資源化處理處置,禁止處理處置不達標的污泥進入耕地。非法污泥堆放點一律予以取締。地級及以上城市污泥無害化處理處置率達到 90%以上。
(四)推進農業農村污染防治
一是推進水產養殖綠色發展。貫徹落實經國務院同意、十部委聯合印發的《關于加快水產養殖綠色發展的若干意見》,以 健康養殖示范創建為抓手,依法整治和科學布局水產養殖,加快養殖方式綠色變革,綜合整治養殖水域環境,強化綠色生產監管。新創建健康養殖示范場 300 家。
二是控制農業面源污染。持續推進化肥農藥減量增效行動, 集成推廣應用測土配方施肥、有機肥替代、統防統治和綠色防
控等肥藥減量技術與模式,在主要流域附近建設 100 條農田氮磷生態攔截溝渠示范點。持續推進化肥、農獸藥源頭末端同步 減量,實現農藥實名制購買和有機肥補貼政策基本全覆蓋。
三是加快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全面打好農業農村污染治理攻堅戰,深入實施《浙江省農業農村污染防治攻堅行動計劃》。 提升農村生活污水的收集率和納管率,有條件的地區將農村污水納入污水處理廠集中處理。加強農村污水治理設施標準化運
維,新增站點 1500 座(處)。積極開展縣域農村生活污水治理
專項規劃編制,力爭至 2019 年底實現縣域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專項規劃編制全覆蓋。加強農家樂污水治理。
(五)加強船舶港口污染控制
一是加強船舶污染治理。繼續貫徹實施我省 100-400 總噸
內河運輸船舶生活污水防污染改造補助政策,加快現有 100-400
總噸內河運輸船舶生活污水防污染改造,2019 年計劃完成 2500艘改造任務,努力補齊內河運輸船舶生活污水治理短板。積極 爭取周邊省市支持和配合,共同推進內河運輸船舶生活污水污 染防治工作。組織修訂完善運行船舶污染物接收、轉運、處置 監管聯單制度,開展船舶水污染防治專項整治行動,推進聯合 監管制度有效運行。進一步規范建筑行業泥漿船舶運輸工作, 禁止運輸船舶泥漿排入航道。規范拆船行為,禁止沖灘拆解。 二是加強港口污染控制。繼續推進港口污染物接收、處理
設施建設規劃與所在地城市設施建設規劃的銜接。加快實施港
口和船舶污染物接收、轉運及處置設施建設方案,到 2019 年底, 內河設區的市級以上人民政府完成總體方案建設內容 75%以上。內河及沿海地區已建成的設施要努力確保有效運行。
三是強化應急能力建設。繼續實施防治船舶及其有關作業活動污染水域環境應急能力建設規劃,完成年度建設內容。進一步健全港口、運輸船舶突發事件應急預案體系,強化應急救援隊伍建設,提升油品、危險化學品泄漏事故應急能力。
(六)節約保護水資源
貫徹實施國家節水行動,深入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 嚴守水資源管理三條紅線,有序推進縣域節水型達標建設。加快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90%地級及以上城市達到《城市節水評價標準》II 級及以上要求,推進溫州市創建省級節水型城市。
2019 年,完成 20 個以上縣(市、區)節水型社會達標驗收,縣
域節水型社會達標率達到 50%以上。推廣普及節水器具。加強公共供水管網改造,城市公共供水管網漏損率控制在 10%以內。統籌抓好節水載體建設,推進節水型企業、居民小區、公共機構等各類載體創建 1000 家以上。加強公共供水管網改造,城市公共供水管網漏損率控制在 10%以內,著力推進城市雨水收集利用,再生水利用等非常規水利用。繼續加強重點用水行業水平衡測試工作。
(七)嚴格執法監管
一是嚴格執法。堅持日常監管和專項整治相結合,深入開展各類涉水環保專項行動,重點打擊重污染行業企業、飲用水水源保護地、污水處理廠、畜禽養殖污染等存在的環境違法行為。對執法中發現涉嫌犯罪的,及時通報、移送公安機關,依法嚴厲打擊。完善對下級政府履行環境監管執法情況的監督制度,指導督促下級政府及相關部門履行環境監管職責。
二是提升監管水平。完善水環境監測網絡。基本實現市級
環境監測機構應急預警和特征污染因子監測全覆蓋,逐步開展
農村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監測。加強環境監測執法隊伍建
設,配足配強縣(市、區)環境監測執法監管隊伍。鄉鎮(街道)及工業集聚區結合綜合行政執法改革,落實必要的環境監管力量。完善全省污染源自動監控網絡,建立較為完善的污染源基礎信息庫和智慧化的環境執法監管平臺。
三是完善法規標準。加快推進地方環境立法。根據省人大、
省政府立法計劃,積極推動有關立法項目工作進程。嚴格落實太湖流域、錢塘江流域水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加快推進嚴于國家標準的地方環境標準體系建設,實行“階梯型”標準引領, 重點在重污染行業和特色行業污染物排放地方標準制訂方面取得突破。
四是嚴格防范環境風險。每年定期開展水污染事故處置應
急演練、評估與預案修訂,并依法及時公布預警信息。制訂和完善水污染事故處置應急預案,落實責任主體,明確預警預報與響應程序、應急處置及保障措施等內容。突發水污染事故發生后,及時啟動應急預案,實施相應處置措施。
(八)全面深化“河長制”
深入實施《浙江省河長制規定》,貫徹落實中央推動河(湖) 長制從“有名”向“有實”轉變的要求,有力推進河湖“清四亂”專項行動,年前完成清理整治。大力創建“無違建河道”,不斷建立健全河湖管理保護長效機制,全年完成 45%的縣級河道“無違建”創建任務(6000 多公里),確保實現省、市兩級和 75%的
縣級河道基本無違建,切實管好盛水的“盆”,護好“盆”中的水。以問題導向、目標導向兩個機制,建立落實河(湖)長責任體系,探索制定河(湖)長制工作規則。健全完善灘(灣)長制, 并納入河(湖)長制管理體系。進一步完善全省河湖長制信息化平臺,強化“查詢、管理、考核”功能,不斷健全河(湖)長制履職在線考核機制。配合人大、政協繼續監督河(湖)長制落實情況。發揮河長學院等機構的作用,推動河(湖)長制全覆蓋培訓,不斷提高治水隊伍素質和能力。
三、保障措施
一是嚴格督查考核。將治污水暨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情況作為“五水共治”督查的必查內容。每年對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情況進行考核,考核情況向社會公布。考核結果納入
“五水共治”和美麗浙江建設考核體系,作為對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綜合考核評價的重要依據,考核結果與生態創建、生態補償、區域限批、相關資金分配等相結合。
二是強化科技支撐。及時發布水污染防治技術指導目錄, 推廣應用先進適用技術,入選技術示范推廣率達到 60%以上。加強信息反饋,建立指導目錄定期完善修訂機制。加強科技治水的應用導向,做好重大科技專項項目實施的后續工作,培育發展環保產業。組織實施水專項“十三五”示范任務。
三是加強資金支持。創新投融資機制,引導和吸納民間資
金和社會資本參與水環境治理。將重點流域斷面改善、飲用水
源保護、地下水保護等重大項目納入項目儲備庫,作為各級財
政支持的重點,積極爭取入選水污染防治中央項目儲備庫,爭取中央資金支持。
四是加強信息公開。定期公布環境保護“黃牌”“紅牌”企業名 單。定期抽查排污單位達標排放情況,并向社會公布結果。在省級政府或環境保護部門網站及主要媒體,發布行政區域內水環境質量狀況及其地市級排名情況。建立月報制度,每月報送水污染防治工作信息。
五是加強臺帳管理。建立重點工作管理臺賬,包括工業污
染防治、經濟結構轉型升級、城鎮污染治理、農業農村污染防治、船舶港口污染控制、水資源節約保護、水生態環境保護、各方責任及公眾參與等重點工作,準確、完整記錄各項任務及其重點工程項目的進展情況,按季度動態更新。
六是注重宣傳引導。積極發揮新聞輿論的引導和監督作用, 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網絡等載體,持續深入開展宣傳
教育活動。不斷增強社會公眾投身治水的責任意識、參與意識, 營造全民治水、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圍。
附件:1。2019 年水十條考核地表水環境質量目標
2.2019 年水十條考核地下水環境質量目標
3.2019 年浙江省治污水暨水污染防治行動重點項目清單
附件 1
| (個) |
| ||
Ⅲ類以上 斷面個數 | Ⅲ類以上 比例(%) | |||
|
|
| ||
|
|
| ||
附件 2
設區市 | 考核點位數 (個) |
2019 年水質目標 |
2019 年工作要求 |
杭州市 | 6 | 良好 4 個,較差 2 個 | 水質級別保持穩定且無極差點位 |
寧波市 |
6 | 良好 2 個,較差 1 個,極 差 3 個 | 水質級別保持穩定且極差比例控制 在 50.0%左右 |
溫州市 | 4 | 較差 4 個 | 水質級別保持穩定且無極差點位 |
金華市 |
6 | 優良 2 個,良好 3 個,較 差 1 個 | 水質級別保持穩定且無極差點位 |
舟山市 | 6 | 良好 6 個 | 水質級別保持穩定且無極差點位 |
臺州市 | 4 | 較差 4 個 | 水質級別保持穩定且無極差點位 |
全省 |
32 | 優良、良好 17 個,較差 12 個,極差 3 個 | 水質級別保持穩定且極差比例控制 在 9.4%左右 |
附件 3
1。城市黑臭水體治理項目清單(牽頭單位:省建設廳)
序號 | 設區市 | 黑臭水體名稱 (起始邊界) | 2019 年工作要求 |
1 | 杭州市 | 赭山港 (衛星河-幸福閘) | 實現長制久清 |
2 | 金華市 | 回溪 (豐亭路-金華江匯合口) | 實現長制久清 |
3 | 金華市 | 水電瀆 (李漁路-入江口) | 實現長制久清 |
4 | 舟山市 | 新河 (開源橋至增產碶) | 實現長制久清 |
5 | 臺州市 | 慶豐河 (椒江區乃崦路至一條河側疏慶橋) | 實現長制久清 |
6 | 麗水市 | 蓮都區五一溪 (麗水學院-入湖口) | 實現長制久清 |
全省合計 | 6 條黑臭水體鞏固治理成效,實現長制久清。 |
2。加油站地下油罐更新改造項目清單(牽頭單位:省環保廳)
序號 |
設區市 | 加油站(個) | 地下油罐(個) | ||
總數 | 至 2018 年底已完成 | 總數 | 至 2018 年底已完成 | ||
1 | 杭州市 | 641 | 636 | 2418 | 2399 |
2 | 寧波市 | 427 | 394 | 1783 | 1651 |
3 | 溫州市 | 236 | 234 | 932 | 924 |
4 | 湖州市 | 306 | 302 | 1156 | 1140 |
5 | 嘉興市 | 364 | 325 | 1513 | 1362 |
6 | 紹興市 | 300 | 266 | 1226 | 1095 |
7 | 金華市 | 366 | 360 | 1258 | 1229 |
8 | 衢州市 | 214 | 212 | 763 | 756 |
9 | 舟山市 | 44 | 37 | 184 | 152 |
10 | 臺州市 | 271 | 262 | 1080 | 1043 |
11 | 麗水市 | 175 | 168 | 578 | 549 |
全省合計 | 加油站地下油罐全部更新為雙層罐或建造防滲池。 |
注:為截至 2018 年底全省加油站地下油罐總數。
3.“污水零直排區”創建項目清單(牽頭單位:省生態環境廳、省
建設廳、省治水辦)
序號 |
設區市 |
工業集聚區 |
城市居住小區 |
鎮(街道) |
1 | 杭州市 | 3 個 | 202 個 | 57 |
2 | 寧波市 | 11 個 | 50 個 | 50 |
3 | 溫州市 | 3 個 | 66 個 | 20 |
4 | 湖州市 | 3 個 | 44 個 | 10 |
5 | 嘉興市 | 2 個 | 31 個 | 20 |
6 | 紹興市 | 4 個 | 51 個 | 23 |
7 | 金華市 | 11 個 | 166 個 | 58 |
8 | 衢州市 | 6 個 | 40 個 | 21 |
9 | 舟山市 | 1 個 | 22 個 | 8 |
10 | 臺州市 | 5 個 | 116 個 | 32 |
11 | 麗水市 | 3 個 | 12 個 | 11 |
全省合計 | 創建工業園區(工業企業)“污水零直排區”30 個、城鎮 生活小區“污水零直排區”800 個、鎮(街道)300 個。 |
4。污水處理等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清單(牽頭單位:省建設廳)
序號 |
設區市 | 2019 年工作要求 | |
新建污水管網(公里) | 完成污水處理廠清潔排放技術 改造(座) | ||
1 | 杭州市 | 84 | 13 |
2 | 寧波市 | 230 | 10 |
3 | 溫州市 | 244 | 2 |
4 | 湖州市 | 112 | 18 |
5 | 嘉興市 | 101 | 4 |
6 | 紹興市 | 110 | 2 |
7 | 金華市 | 198 | 17 |
8 | 衢州市 | 140 | 3 |
9 | 舟山市 | 14 | 1 |
10 | 臺州市 | 189 | 28 |
11 | 麗水市 | 78 | 2 |
全省合計 | 建設改造城鎮污水配套管網 1500 公里,完成 100 座 城鎮污水處理廠清潔排放技術改造。 |
5.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標準化運維試點清單(牽頭單位:省
建設廳)
序號 |
設區市 |
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標準化運維試點(個) |
1 | 杭州市 | 260 |
2 | 寧波市 | 65 |
3 | 溫州市 | 150 |
4 | 湖州市 | 50 |
5 | 嘉興市 | 50 |
6 | 紹興市 | 125 |
7 | 金華市 | 285 |
8 | 衢州市 | 114 |
9 | 舟山市 | 42 |
10 | 臺州市 | 249 |
11 | 麗水市 | 110 |
全省合計 | 開展日處理能力 30 噸以上的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 標準化運維 1500 個。 |
6.河道清淤和綜合治理項目清單(牽頭單位:省水利廳)
序號 |
設區市 | 加油站(個) | 地下油罐(個) | ||
總數 | 至 2018 年底已完成 | 總數 | 至 2018 年底已完成 | ||
1 | 杭州市 | 641 | 636 | 2418 | 2399 |
2 | 寧波市 | 427 | 394 | 1783 | 1651 |
3 | 溫州市 | 236 | 234 | 932 | 924 |
4 | 湖州市 | 306 | 302 | 1156 | 1140 |
5 | 嘉興市 | 364 | 325 | 1513 | 1362 |
6 | 紹興市 | 300 | 266 | 1226 | 1095 |
7 | 金華市 | 366 | 360 | 1258 | 1229 |
8 | 衢州市 | 214 | 212 | 763 | 756 |
9 | 舟山市 | 44 | 37 | 184 | 152 |
10 | 臺州市 | 271 | 262 | 1080 | 1043 |
11 | 麗水市 | 175 | 168 | 578 | 549 |
全省合計 | 加油站地下油罐全部更新為雙層罐或建造防滲池。 |
7。農業面源污染治理項目清單(牽頭單位:省農業農村廳)
序號 | 設區市 | 健康養殖示范場(家) | 氮磷生態攔截溝渠示范(個) |
1 | 杭州市 | 36 | 11 |
2 | 寧波市 | 36 | 10 |
3 | 溫州市 | 27 | 11 |
4 | 湖州市 | 40 | 10 |
5 | 嘉興市 | 28 | 10 |
6 | 紹興市 | 29 | 8 |
7 | 金華市 | 19 | 10 |
8 | 衢州市 | 19 | 9 |
9 | 舟山市 | 19 | 1 |
10 | 臺州市 | 39 | 10 |
11 | 麗水市 | 8 | 10 |
全省合計 | 創建健康養殖示范場 300 家,建設 100 條農田氮磷生 態攔截溝渠示范點。 |